西乡书馆新书推荐9 ||《开垦地:诗选1966-1996》浏览数:77次
《开垦地:诗选1966-1996》 作者:韦健娇 一个自然主义者之死 整年亚麻池在小镇的中心/ 溃脓;碧绿而昏倦的/ 亚麻已腐烂,被厚厚的草泥层压着/ 每天它在阳光的惩罚下,热得喘不过气来/ 泡沫发出微弱的咕噜声,绿头绳/ 在臭味的周围纺起响亮的声纱/ 蜻蜓出没,斑蝶飞舞/ 但最瞩目的是池塘岸阴影里/ 如堵塞的水般繁殖的蛙卵/ 那温暖而浓稠的粘液。 这里,每逢春天/ 我就会给一个个果酱罐装满凝胶似的/ 斑卵,把它们排列在家里的窗台上/ 在学校架子上,然后等待和观察/ 直到发胖的斑卵爆破,成了灵活/ 游动的蝌蚪。沃尔斯老师会给我们讲/ 爹地蛙为什么称为牛蛙/ 它怎样呱呱叫,妈咪蛙怎样/ 生下数百个小蛋,而这就是/ 蛙卵,你还可以用蛙来判断天气/ 因为有阳光它们就变成黄色,一下雨/ 它们就变成褐色/ 接着是在一个炎热的日子,当田野散发/ 草丛中牛粪的恶臭,愤怒的蛙群/ 突然入侵亚麻地。我躲进树篱/ 害怕那一大片我从未听说过的粗嘎/ 蛙叫,空气中回荡着密集的低音合唱/ 就在那池里,肚子巨大的蛙群在草泥层上/ 扳起扳机;它们松弛的脖子鼓胀如帆,有的跳跃/ 吧嗒声和扑通声发出猥亵的威胁,有的蹲着/ 摆出泥巴手榴弹的姿势,愚顿的头在放屁/ 我感到恶心,转身就跑。这些黏液大王/ 集合在那里准备复仇,而我知道/ ![]() 世界上有无数诗人,有的诗人冰冷傲慢,有的诗人让你敬而远之,但是希尼是那种站在阳光下露出笑意的诗人,你能从他的脸上和诗中读出永恒的善意。他的诗歌指引我们从平庸的生活中看到诗意,更通过这种诗意让我们看到神灵隐身的地方。一口井,一片豌豆园,一只青蛙,一颗黑莓都可以在他的诗中伸展出无限的可能。认识希尼是从他的随笔《希尼三十年文选》开始,在这本短短的集子里希尼用他深厚的文学基础分析了众多欧美现当代的杰出诗人,包括叶芝、彭斯、华兹华斯、毕晓普、奥登、米沃什、布罗茨基等人的作品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我是先读到他的诗论再去读他的诗,所以当我真正读他的作品时减轻了一些难度,《开垦地:诗选1966-1996》是希尼的自选集,精选了12部诗集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涵盖了诗人30年写作生涯的心路历程。所以,这本诗选里面的诗非常的丰富,其实一开始读起来还是很废力的,因为希尼的诗歌引经据典,在写诗的时候经常引用古希腊神话和爱尔兰古老的民间传说,或者也是这种丰富性让我对他的诗多了一份好奇。在下面的介绍中,我试着按照时间顺序,拿出几首我比较喜欢的诗和大家谈谈我的感受。 希尼的这首《一个自然主义者之死》是他早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他的第一本诗集就是以这首诗命名的,希尼很擅长用精致,绵密的语言把自然环境写进诗句里,他用深情的笔调叙述儿童生活,青少年的成长,爱尔兰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一个自然主义者之死》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春天来临的时候去到一个蜻蜓出没,斑蝶飞舞的池岸边去抓蛙卵放进果酱灌里把玩观察,到了夏天小男孩再次去到充满恶臭的池岸边,他受到了蛙群的攻击。类似这样的诗,希尼写过很多,《摘黑莓》中在黑莓成熟的季节,小孩子为了保存黑莓的甜,把黑莓放进罐子里,最终黑莓全部都腐烂了,诗中的我委屈大哭。《谷仓》中的我躲进谷仓里探险,遇到蝙蝠,遇到大老鼠。这几首诗的前半部分都是充满了童真和幻想色彩,但是到了后半段笔锋一转,一个失落的孩童出现在我的眼前,或许希尼要写的是在成长过程中童真的失去。 《一个自然者主义之死》之后,希尼写了《进入黑暗之门》,希尼开始写爱尔兰的历史,爱尔兰的神话和爱尔兰人民。这是诗人向前跨进的重要一步,标志着诗人开始向爱尔兰民族历史黑暗的土壤深处开掘,《内伊湖组诗——给渔民们》。这首组诗,由七首连贯的诗组成,诗人把渔夫和鳗鱼放在了一个同等的位置上,鳗鱼对人类的害怕并不阻止它们年复一年地来到人类的生活区域完成自己的使命,渔夫克服大自然神秘力量的恐惧去深海猎取食物,这种彼此之间的斗争让这首诗变得神迷并且充满张力。 《男仆》 他正熬过冬季/ 苦度一个坏的年终/ 晃动着一盏防风灯/ 穿过某间外屋/ 一个阴影的中的零工/ 老役夫,奴隶种/ 曾经在市集山上/ 从每个出价者眼底走过/ 以及保持你的忍耐/ 和沉默,你怎样/ 把我拖进了/ 你的足迹,你的足迹/ 断断续续,从憔悴到稳定/ 有散落的饲料/ 在雪地上变硬/ 新年第一个来到/ 小男爵的后门/ 愤懑,而无悔意/ 面对这种极端派的宣传,希尼强烈的谴责了这种充满威胁的行为。 “/像大病初愈,我抓住他/从防护堤伸下的手,再次感觉/一种异样的舒服,当我踏上陆地/发现那只手仍然紧抓我的手/冰冷多骨如鱼,我不很清楚/我是在引导他还是被他引导/”, 这首诗很多是诗人和乔伊斯的时空对话,希尼把乔伊斯视为精神的引路人。 这是希尼缅怀母亲的一组悼亡诗,诗人在组诗中写了很多日常生活的琐事,写与母亲对叠床单,削土豆,每一个细节都让人读来泪目。1996年发表的《酒精水准仪》是《开垦地》里面收集的最后一部诗集,酒精水准仪本身就是木工或机械装置上检测平衡的一种工具。在希尼的生活中,他一直在美国,英国和爱尔兰中不停的奔波,读《雨声仙人掌》和《薄荷》这两首诗诗,我能清晰的感觉到诗人想和自我,万物达成一种平衡。 希尼的诗,通过他独特的排列,让我看到一道道风景;他缓慢而真诚的叙述,像一股力量注入我心间。和风吹过来,松影摇摆,躲在西乡书馆二楼往窗外看,偶尔见几朵落花,轻柔的,恬静的落下。四月的南宁,在这样一个温煦的午后重新读着希尼,我仿佛嗅到了爱尔兰土地的芬芳。 上一篇: 西乡书馆新书推荐10 ||《老人与海》
下一篇: 喜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