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西乡书馆新书推荐7 || 疫期读书:《病毒星球》

浏览数:81 
新书推荐│07期

《病毒星球》

西乡书馆 ┃ 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作者:陶成奔

在这个超长的假期,大部分时间只能躲在家里以“读”攻毒,我花了整整十天的时间,才读完《病毒星球》这本书。如果不是因为这场疫情,我可能永远不会知道这本书,也不会接触这一类书。然而这个疫期,除了网上各种关于流感、疾病、瘟疫、微生物学的文章,我竟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啃完了几本这个领域的书籍。

2.jpg

《病毒星球》只是一本薄薄的科普小书,不过它打破了很多我固有的观念,也超越了我原有的知识储备,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读得很慢,好在越读越开阔,越读越感到震撼。它给我的触动主要有几点:


一、 病毒的强大

病毒作为微生物,它在我们人类眼里是渺小的,小到肉眼不可见,如果不是流行病,我们可能都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就算发生像今天的大规模传染病,我们可能也仅仅知道“病毒”作为一个名词、一个整体,它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而且还挺可怕,但是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好像从来不会把它们当做一个一个的个体来看待,就像把一个一个活生生的人从“人类” 这个集体中独立开来一样。


读完这本书,我首先震撼于它的数字:“海洋病毒的强大在于他们的传染性,在短短一秒钟之内,它们能对微生物发起10万亿次进攻”、“每升海水每天能产生多达1000亿个新病毒”、“在海洋中,病毒的数量是其他所有海洋居民加起来总量的15倍,而它们的总重量则相当于7500万头蓝鲸。”、“如果你把海洋中所有病毒挨个儿排成一排,会延长到4200万光年之外。”


看书之前,我们在海边,吹着海风,可能只会发出感叹“哇,多蓝的海水!”而看书之后,我们面向一望无际的大海,看着水里畅游的野鸭,当会感慨:“啊,都是病毒!”


二、 人类的朋友

病毒是人类的朋友?这听起来就像个冷笑话。的确,光是“病毒”两个字本身,听起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让我们始料未及的是,病毒在使人类闻风丧胆的同时,也通过“以毒攻毒”或者“自相残杀”的方式,让人类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为什么我们一旦生了某一种传染病之后,会形成这种病的抗体,接下来就不会再轻易生病,这得益于病毒强大的传染性和高效的战斗力,在攻击宿主细胞的过程中,释放出噬菌体。后来法国一个叫德雷勒的军医还由此发明了“噬菌体疗法”,即从病愈者体内提取噬菌体,注射到病患皮下,居然治好了黑死病、霍乱,此后很长时期,这种把活病毒当药物的治疗法,一直被人们狂热地追捧,直到抗生素的发明。而中医里面,也同样有用病愈者身上结的痂入药的治疗方法。

1.jpg

除此之外,“每天病毒袭击的细菌多达数万亿,随着这些受害者的生命走向终结,每天会有10亿吨的碳元素被释放出来。这些被释放的碳有时候会起到养料的作用,哺育其他的微生物。”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大部分就得益于此。


更严重的说,没有病毒就没有我们人类,比如逆转录病毒产生的合胎素蛋白,它决定着我们是否能够顺利从胎盘中出生。人类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和进化过程中得以脱颖而出,病毒的作用也功不可没,“生物在本质上不过是一堆不断混合、不断闪转腾挪的DNA而已。”这“生物”当然就包括我们人类,这句话可能会打击到我们,因为我们实际上只是一堆混在一起的DNA,装在一个比麻袋稍微精致一些的躯壳而已。


所以即使如前一部分所言“到处都是病毒”,也并没有那么可怕,因为大部分病毒不仅对人类无害,还像我们呼吸的氧气一样不可或缺。


三、 人类的渺小

我们人类一直以为自己就是这个星球的主宰,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无神论的国度,如此“人定胜天”的观念会更加根深蒂固。实际上,我们看不见的病毒,从人类出现的那一天开始,就一直和人类相爱相杀,不停地争夺对这个世界的主宰权。我们除了暂时消灭了诸如天花、牛瘟几种少得可怜的病毒,而这些被消灭的少数病毒,也源于它们的传播链存在致命的弱点,对于绝大部分病毒,我们似乎还没有真正地能够宣布战胜。所以,与病毒相比,人类是渺小的,在病毒面前,我们只能战战兢兢。


从更广阔的维度来说,我们人类何尝不是这个地球上密密麻麻的病毒。对于病毒、或者细胞来说,也许我们这些生物个体就是它们居住的星球,或者是它们能够感知得到的所有宇宙世界,它们每实现一次跨个体传播,都有可能类似于我们成功登陆火星、探测月球一样,是病毒类史上载入史册的一座里程碑,对于病毒类来说,它们可能也是英雄,是永垂不朽的。


而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地球,有可能也正在像我们“嫌弃”病毒一样,在没日没夜地嫌弃寄生虫一般的我们。


那么我们能怎么做呢?本来我想说要心怀感恩,但是“感恩”这个词最近已经被玩坏了,不提也罢,而且地球也未必需要我们去感恩。我们能做的是好好敬畏它,敬畏大自然,敬畏这个世界的一虫一蚁一草一木,敬畏我们呼吸的每一口空气,和我们脚踩的每一寸土地。我们只能像普通流感一样跟我们的“宿主”共存共荣下去,帮助“宿主”不断增强免疫力,而不要成为迅速要了宿主性命的“黑死病”、“埃博拉”。


想起张文宏医生的一句话:用力过猛,走不了远路,不管是人类还是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