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广西希望高中2021年秋“品质教研,深耕课堂”优质课比赛表彰大会

浏览数:606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拓展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促进信息工程2.0与学科融合,激励教师研究新课程改革、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大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加强学科教师的交流,发挥团队力量,群策群力,以老带新,全力推进我校教学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11月份下旬举办了广西希望高中2021年秋“品质教研,深耕课堂”优质课比赛


本次优质课比赛从初赛准备到决赛再到总结,历时一个多月,几乎所有老师都参加了,老师们做了精心的准备,最后得以呈现不同风格、不同精彩的优质课堂。经过评委老师的严格评审,评出了在比赛中表现优异的老师。在2021年12月21日,学校全体教师召开了广西希望高中2021年秋“品质教研,深耕课堂”优质课比赛表彰大会


教学部副主任王紫潇主持了表彰大会在大赛中表现优异的教师代表上台分享赛课经验和心得体会。



▲教学部副主任王紫潇主持表彰大会



参赛教师代表发言

林婷老师
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教师代表



(节选)

首先,备好课是我们上好一节课非常重要的前提。作为一节比赛课,在备课中,既要追求创新,又要借鉴前人成果。


信息技术2.0的学习,给了我一些启发,于是我在授课中加入了微课、动画游戏等利用信息技术的环节,这就让课堂的形式多样起来了,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另外,在备课中还要学会取舍。一开始,自己选择的内容都觉得很重要,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认为很精彩,哪个也不舍得扔掉。可是对于我来说,时间控制上还欠缺很大。我越来越认识到,一节课不能面面俱到。抓住重点,解决难点,“一课一得”应该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追求。


其次,磨课是上好一节公开课非常重要的一环。也许磨课的过程是很痛苦的,但是磨课也是成长的过程。课都是磨出来的,当课一磨再磨,就会磨出更多的精彩。


在这次的磨课中,我困惑过、苦恼过、顿悟过、失眠过,甚至一度失去了激情和信心。但是,磨课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超越、自我创新的过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问题常常需要听课的人指出,自己才恍然大悟。有时候自认为得意的课堂设计,也许在听课的老师看来就不是很合适,这时我们应该要善于吸取建议去进行删改。


最后,我想说的是集体的帮助是我们上好一节课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科组的支持和帮助,我们的备课、磨课都是不能够顺利进行的。


优质课是我们每位教师专业成长的必修课。经过优质课的锤炼,我们的教学能力会得到展示和提升。教师的成长一定是先从自己的课堂开始的。所以,比赛的结果是次要的,扬长避短、提高水平才是最重要的。在我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继续“博采众长,熔于一炉”“结合实际,为我所用”,不断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吴圣钰老师
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教师代表

(节选)

决赛时候物理组磨课时,我是比较紧张的,因为课还没有完全备好,而下午就要正式参赛了。我知道可能要被科组严厉批斗了,可是没有,科组的老教师特别会鼓励人,他们指出了不足之处,努力挖掘了这节课的优势,正是这样融洽的氛围,使得我们讨论期间观点的碰撞、想法的迸发达到了顶峰。非常感谢科组的付出,在科组的支持下继续完善备课,做足准备参赛。所以无论是初赛还是决赛,如果没有课件,我用一支粉笔也能呈现一样的教学效果。


本学期我才真正地走上讲台,正式而完整地上课,我比每位老师都少了3-5年的教学成长时光,因此要紧握学校给的任何一个加速专业成长的机会。


往后多多向老教师学习、讨教,多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努力向优秀教育者看齐。




评委老师代表发言


随后,评委老师代表分别对本次参加大赛的老师的课堂进行点评,虽有不足但亮点突出,给出了中肯的评价,切切实实帮助老师们学习到优秀教师课堂上的亮点,认识到自己课堂的不足,有利于在今后优化自己课堂,呈现更精彩的优质课。

▲初中理科组评委老师代表——唐应伟老师进行点评

▲初中文科组评委老师代表——金花老师进行点评


▲高中理科组评委老师代表——蒙莉莉老师进行点评


▲高中文科组评委老师代表——李英老师进行点评


其中,李英老师更是结合了个人教学和本次大赛,提出了几点发人深省的思考:



1.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的关系,避免多媒体依赖症,避免学生感觉一整节课都在播放PPT,而缺乏授课思维、逻辑的、推理的演绎过程;


2.课堂主阵地,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的关系,教师该讲多少,讲到什么程度,该给学生怎样的学法指导,给学生思考、训练、归纳、反思的时间是什么才合适呢?


3.基础年级教学与三年规划的关系,碎片化教学与统筹教学的关系,我们的课堂笔记该怎么写?写在哪里?如果没有统一规范的安排,学生各自随意写,是否会导致到了高三复习了重来一遍呢?


4.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的课堂组织如何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如何能收放自如?


5.基础知识、核心素养、高考训练的关系;


6.教学全要素的关系,教学内容、形式、板书、多媒体、教态、语言、语气如何构成一节精品完美的课堂呢?


7.听不同学科的课程与专业成长的关系;


8.学生如何与教学内容共情呢,如何让学生获得沉浸式教学体验呢?

从李英老师深刻的思考中,看到的是她对教学严谨认真的态度,只有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反思个人教学,归纳教学规律,思考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才有可能增进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颁奖环节


为了感谢评委老师,他们调课,认真耐心地去听每一节课,公平公正地评审打分,文科科目的评委要听10节课,理科要听8节课,任务量非常大,因此在大会上给每个评委老师颁发了一张优秀指导老师奖,以此感谢他们辛苦的付出。

▲初中组优秀指导老师


▲高中组优秀指导老师


在本次大赛中,各学科通过预赛选拔出新老教师各一名代表参赛,各位参赛教师备课充分,认真磨课,过程艰辛,有些老师进行了三四次的磨课,所以最后课堂都表现突出,多数教师都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的模式,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初高中文理科分开评奖,根据评委老师的评审,评出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荣获优质课比赛三等奖的教师



▲荣获优质课比赛二等奖的教师


▲荣获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的教师



黎传文校长发言


▲黎传文校长总结发言


在最后,黎传文校长作了总结发言肯定了本次大赛的举办以及取得的成果,指出优质课比赛有利于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新方法新路径的思考,有利于年轻老师学习并从中获得启发,有利于提升学校科研水平;学校鼓励并支持优质课比赛活动,希望更多年轻教师积极参与其中,通过锻炼快速成长;希望老师们能够以这次优质课大赛为契机,加强学习与研究,推出更多的优质课、精品课,不断提升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广西希望高中2021年秋“品质教研,深耕课堂”已圆满结束。本次大赛只是一个开始,老师们对教研水平、教学效果、课程质量的追求和探讨永不停步。


图片|曾振荣

编辑|曾振荣

审核|黎传文

投稿邮箱|boyaxigao@163.com